近期,全国首个概念验证协同网络【概验协同网】正式亮相。概验协同网由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指导,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发起,旨在联合国内知名概念验证中心,打造概念验证协同网络,网链融合(协同网+产业链),赋能产业发展。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的过程挑战重重,形成科技创新难以逾越的“死亡之谷”。近年来,作为链接早期技术和后端产业需求,助力技术研发跨越“最初一公里”的概念验证中心,成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重要途径,成为各方瞩目的希望之光。
各地大量引进的新研机构、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都在不断探索科研到成果、成果到产业化的方法和路径,各地政府也在苦思冥想,如何将来之不易的科研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服务当地经济发展。2023年,仅北京、天津、杭州、深圳四地公布挂牌的概念验证中心已有70家,概念验证在提升科研和产业适配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成效已经显现。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概念验证领域的小协同,服务和引领区域产业的大协同,实现资源、信息、技术、人才、资本、服务、应用场景的共享共通,这便是概验协同网设立的初衷。
未来,我们将立足区域重点产业链产业需求,利用好自身的网络优势,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立交桥。
“概念验证”是将创新概念和早期科技成果转化为可初步显现其潜在商业价值的技术(产品、服务、系统)雏形,降低转化机会成本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强其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效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推动创新概念和早期科技成果迈向市场化、产业化应用早期阶段的关键驱动环节。
概念验证中心是指依托具备基础研究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聚集成果、人才、资本和市场等转化要素,营造概念验证生态系统,加速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成果价值的新型载体。
自从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设立了全国高校首个概念验证中心以来,概念验证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尤其是2023年更是到了红得发紫的程度。
2023年不断涌现新的概念验证中心。2月20日,江苏省首批8家概念验证中心揭牌,是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新型载体。9月25日,西湖启真创新概念验证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预示着浙江省首个综合性概念验证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营。12月8日,北京中科概念验证中心于揭牌,致力于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打造中国科学院概念验证体系。
2023年概念验证相关的研讨会和训练营异常火爆。中部知光举办了5期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研讨会,IPTTO技术转移平台和湖北技术交易所也举办了“概念验证平台能力建设”专题研讨会,场场活动爆满。聚思睿也联合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研院、西交利物浦大学等高校举办了几场高质量的概念验证训练营。
2023年也有诸多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明确了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建设原则、布局重点、建设条件、建设管理、保障措施等,对其他地方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宝山区也印发了《宝山区概念验证中心管理办法》,这是上海首个发布的区级概念验证中心管理办法。
此外,2023年各地也在不断进行关于“概念验证”的模式创新。西安设立了全省首支“概念验证基金”;天津市成立了全国首个概念验证中心及中试平台咨询委员会;杭州余杭发起概念验证中心发展联盟。